2024年04月23日 阅读:141次
动脉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管壁的压力。动脉血压是指动脉血管内壁的压力。临床上可持续或间歇测量血压。左心室通过搏动性喷射将血液送入体循环因而产生了特征性的压力曲线,当动脉血压持续监测时可在监视器上观察到压力曲线。在压力曲线上可明显区分收缩/射血期和舒张/充盈期,这两个时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
在上图中的血压曲线中,可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值。
1 收缩压(APsys)
收缩压是血压高压,它代表左心室射血期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的最高压力值。
2 舒张压(APdia)
舒张压是血压的低压,它代表左心室舒张充盈期血液对血管壁产生最小压力。
3 平均动脉压(MAP)
平均动脉压是在单一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如未能直接监测(即连续血压监测),平均动脉压可通过下列任意一个公式进行估算:
MAP ≈ APdia+1/3 (APsys-APdia)
MAP ≈ 2/3APdia+1/3APsys
在临床中,平均动脉压用于估算器官的灌注程度。
4 重搏切迹
血压曲线中特有的重搏切迹出现在收缩高压之后的降枝部分,它代表整个心动周期中收缩期的结束。因而,重搏切迹可用于区分动脉压曲线中的收缩期与舒张期。血压曲线用于分析及推导其他重要血流动力学参数时,显得尤为重要。
监测技术
脉搏轮廓分析/CCO和SVV测量的原理
PiCCO技术是两种技术的独特结合。首先,血流动力学和容量状态是由经肺热稀释法(TPTD)推断得到。其次通过分析动脉脉搏波形,连续计算心输出量,并由经肺热稀释法自动校准。
PCCO = cal x HR (P(t)/SVR +C(p) x dP/dt) dt
PiCCO算法利用热稀释法得到的单次CO,校准脉搏波形曲线并能计算每次的搏出量(SV)。
通过脉搏波形分析可以计算每搏量(SV)和动脉血压,心输出量(CO)和全身血管阻力(SVR)计算如下:
CO = SV * HR (心率)
SVR =[平均动脉压 (MAP) –中心静脉压 (CVP)] /心输出量 (CO)
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每搏量变异(SVV)。SVV反映心脏对机械通气引起的心脏前负荷的周期变化的敏感性。通过机械通气导致每搏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SVV。
SVV可以预测每搏量是否会随着容量扩增而增加。每搏量变异是以%为单位。
当其小于10%(SVV < 10%)表明,病人是在他们的Frank-Starling曲线最优的部分。病人很可能(有100%的把握)对扩容无反应。
而SVV高于10%表明,病人很可能对扩容有反应。
SVV只适用完全机械通气的病人,并且心律正常和潮气量充足。
PiCCO系统能够测量或计算出一系列的参数,来支持重症监护室患者个性化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红色的参数是连续性参数,蓝色的参数是非连续性参数。
血流/后负荷
心输出量TPTD CO
心输出量PC CO
每搏量 SV
心率 HR
动脉血压 AP
全身血管阻力 SVR
容量管理
全心舒张末期容量 GEDV
胸内血容量 ITBV
每搏量变异 SVV
脉压变异 PPV
肺
血管外肺水 EVLW
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
心肌收缩力
全心射血分数 GEF
心功能指数 CFI
左心室心肌收缩力指数 dPmx
以上内容节选自《PiCCO进阶培训》
来源:重症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