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文章详情

新书推荐 | 《重症患者疼痛管理》

2809年05月03日 来源《重症患者疼痛管理》 阅读:215次

内容简介

 

本书拟从疼痛在重症患者中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评估及监测方法、镇痛药物的药理学、镇痛的治疗方法及不同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要点、疼痛的护理、疼痛相关的研究设计等方面对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介绍与阐述。

 

编辑推荐

 

本书的编写凝聚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技人员多年来在重症患者镇痛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理论与临床经验。凝结了整个编写小组的心血与智慧,希望能切切实实为优化重症患者疼痛管理作出贡献。

 

编者

(以姓氏笔画为序)

 

习丰产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王 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王 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小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文 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尹万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邓一芸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邓丽静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田永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白 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玉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 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 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 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汤 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安友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杜爱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 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 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孝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维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杨邦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肖 菲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吴 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何 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邹同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中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耀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 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军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思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敏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欧晓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金晓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周 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周 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周永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周建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郑碧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胡成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钟 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聂 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夏 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徐 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徐宏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郭 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基 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常志刚 (北京医院)

康 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康 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梁国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梁冠林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隆 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董 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董再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景雯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傅 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谢筱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楚 歆 (北京医院)        赖 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廖雪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潘华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薄 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魏春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疼痛学概述

一、疼痛的定义

二、疼痛医学发展史

三、疼痛的分类

四、疼痛的解剖学基础

五、疼痛的发生机制

第二节 疼痛对机体及器官功能的影响

一、疼痛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二、疼痛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三、疼痛对细胞体液反应的影响

四、疼痛对机体代谢和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

五、疼痛对心理和精神的影响

第三节 重症患者疼痛管理现状

一、重症患者疼痛的管理概述

二、镇痛不当及危害

第四节 重症患者疼痛管理与普通患者管理的差异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的差异

二、治疗方式的差异

三、镇痛药物对患者器官功能影响的差异

 

第二章 重症患者疼痛评估方法

第一节 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

一、急慢性疼痛的划分

二、急性疼痛

三、慢性疼痛

第二节 常用疼痛评估方法

一、疼痛的主观评估

二、疼痛的客观评估

第三节 疼痛评估的研究及进展

一、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

二、超声

三、红外热成像

四、磁共振成像

五、基于大数据的疼痛评估

 

第三章 重症患者的疼痛监测

第一节 重症患者疼痛评估标准化

一、影响重症患者疼痛评估因素

二、重症患者疼痛评估标准化

第二节 重症患者疼痛监测要点

一、寻找引起疼痛的原因

二、体格检查

三、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四、生理指标采集

五、特殊重症患者的疼痛监测

六、识别影响疼痛管理达标的因素

第三节 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置

一、阿片类药物

二、非甾体抗炎药

 

第四章 重症患者常用镇痛药物药理学

第一节 阿片类镇痛药物

一、阿片受体激动剂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和激动-拮抗药

三、其他阿片类镇痛药

四、阿片受体拮抗剂

第二节 非阿片类镇痛药物

一、非甾体抗炎药

二、抗抑郁、抗焦虑、抗癫痫药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四、局部麻醉药

五、中枢性抗痉挛药

六、神经破坏药

七、其他药物

第三节 具有镇痛作用的镇静药

第四节 常用镇痛药物与镇静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镇痛药物与镇静药物协同作用机制

二、联合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第五节 新型镇痛药物的研发

 

第五章 重症患者镇痛

第一节 静脉镇痛

一、静脉镇痛的概述

二、静脉镇痛的适应证

三、静脉镇痛的给药原则

四、静脉镇痛的用药选择及副作用

第二节 区域阻滞

一、连续硬膜外镇痛

二、椎管内单次给予阿片类药物

三、腹横肌平面阻滞及留置导管

四、椎旁神经阻滞及留置导管

五、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六、切口浸润及留置导管

第三节 患者自控镇痛

一、患者自控镇痛的概念、模式、参数设置和分类

二、静脉自控镇痛

三、硬膜外自控镇痛

第四节 疼痛的中医药针灸治疗

一、中医学对疼痛的认识

二、针灸中药疗法对疼痛病症的治疗

第五节 疼痛的其他辅助治疗

第六节 疼痛治疗的阶梯原则

一、给药方式

二、按阶梯用药

三、辅助药物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五、按时用药

六、个体化给药

七、注意具体细节

 

第六章 疼痛相关的痛觉过敏、依赖及戒断症状

第一节 阿片类药物所致的痛觉敏化、耐受、依赖及戒断

一、阿片诱导的痛觉敏化

二、阿片耐受

三、阿片类依赖及戒断反应

第二节 非阿片类以镇痛药物的耐受、躯体依赖及戒断反应

 

第七章 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分论

第一节 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

一、概述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镇痛

第二节 休克患者的镇痛

一、休克患者伴疼痛的常见原因

二、疼痛对休克患者的影响

三、镇痛治疗对循环的影响机制

四、休克患者的疼痛镇痛方案及药物选择

第三节 神经重症患者的镇痛

一、概述

二、神经重症患者疼痛的常见原因

三、神经重症患者疼痛的评估手段

四、疼痛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响

五、神经重症患者镇痛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 创伤患者的镇痛

一、创伤患者疼痛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创伤患者镇痛目标与管理要点

三、创伤患者的镇痛方案

四、创伤后疼痛的管理误区

五、多学科协作在创伤患者镇痛中的作用

第五节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镇痛

一、概述

二、重症急性胰腺炎疼痛的原因

三、重症急性胰腺炎疼痛的临床特点

四、重症急性胰腺炎疼痛的危害及镇痛目的

五、重症急性胰腺炎疼痛的评估

六、重症急性胰腺炎疼痛的药物治疗

七、重症急性胰腺炎镇痛模式

第六节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镇痛

一、重症监护病房常用镇痛药物的代谢特点

二、肝功能不全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

三、肾功能不全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

第七节 常见大手术术后镇痛

一、概述

二、心胸大手术术后镇痛

三、腹部大手术术后镇痛

四、骨科大手术术后镇痛

第八节 器官移植患者的镇痛

一、心脏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二、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三、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

第九节 老年患者的镇痛

一、老年重症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对药代药动学的影响

二、老年重症患者疼痛的特点及对生理、心理的影响

三、多模式镇痛在该类患者的应用

四、镇痛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第十节 产科重症患者的镇痛

一、产科重症患者的特点

二、产科重症患者可选择的镇痛方式

三、产科重症患者镇痛治疗的具体方式与药物选择

第十一节 物质使用相关问题的镇痛管理

一、概述

二、重症监护病房物质依赖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对镇痛治疗的需求

三、物质依赖患者的镇痛管理

第十二节 体外辅助装置对镇痛管理的影响

一、体外膜氧合器治疗期间的镇痛镇静管理

二、药代动力学改变

三、镇痛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变化

第十三节 重症监护病房中操作性疼痛的管理

一、前言

二、诱因及疼痛程度影响因素

三、操作性疼痛的影响

四、操作性疼痛的管理

五、小结

 

第八章 儿科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第一节 儿科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与监测

一、镇痛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二、儿科重症患者镇痛治疗指征

三、儿科患者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

四、新生儿及早产儿疼痛评估

五、儿科重症患者的疼痛监测

六、儿科重症患者的疼痛评估与监测注意事项

第二节 镇痛药物在儿科患者中的药效药动力学

一、重症患儿药代动力学的一般特点

二、药效动力学

三、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常用镇痛药物

第三节 儿科患者镇痛的实施

一、常用镇痛镇静技术

二、镇痛和镇静常见并发症与预防策略

三、困境和挑战

四、研究热点

五、小结

 

第九章 疼痛护理学

第一节 常用镇痛药物的用药护理

一、阿片类药物的用药护理

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的用药护理

三、具有镇痛作用的镇静药物

四、其他镇痛药物的用药护理

第二节 不同镇痛治疗方法的护理

一、静脉镇痛的护理

二、硬膜外镇痛的护理

三、患者自控镇痛的护理

四、局部麻醉镇痛护理

五、吸入镇痛的护理

六、中药、针灸、按摩等中医疼痛治疗方法的护理

七、其他辅助镇痛治疗的护理

第三节 操作性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一、动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操作性疼痛管理

二、气管插管相关操作性疼痛管理

三、伤口相关操作性疼痛管理

四、压力性损伤相关操作性疼痛管理

五、体位变换或者体位摆放相关操作性疼痛管理

六、导管相关操作性疼痛管理

七、吸痰相关操作性疼痛管理

八、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管理

第四节 常见重症患者镇痛护理

一、机械通气患者镇痛护理

二、休克患者镇痛护理

三、神经重症患者镇痛护理

四、严重创伤患者镇痛护理

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镇痛护理

六、大手术术后患者镇痛护理

第五节 护士主导的疼痛管理

一、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疼痛认知管理

二、护士主导的疼痛管理的观念、框架

三、护士主导的疼痛管理流程及实施

 

第十章 疼痛相关的研究设计

第一节 疼痛相关科学研究的类型

第二节 疼痛相关的基础研究

一、慢性疼痛的分类及其检测方法

二、慢性疼痛动物实验模型

三、组织炎症疼痛模型

四、疾病并发的慢性疼痛模型

第三节 疼痛相关的临床研究

一、临床研究的选题

二、临床研究的设计

三、临床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四、临床研究应遵守的伦理学原则

五、疼痛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第四节 疼痛相关研究的执行与管理

一、组建高质量的执行团队

二、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第十一章 重症患者疼痛管理的其他问题

第一节 疼痛的教育、培训及管理

一、疼痛的教育

二、镇痛药物的管理制度

三、疼痛的培训

四、疼痛的培训管理

第二节 疼痛管理的多学科协作

第三节 家庭参与的疼痛管理

第四节 临终关怀及伦理问题

一、充分认识临终患者镇痛的需求

二、姑息治疗和临终疼痛管理的内涵

 

索引

 

 

主编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学会副会长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riticalcaremedicine(中文版)》编辑

2020.03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2020.09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副主编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中国重症质量控制中心感染学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感染学组成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副会长

成都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呼吸与危重症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感染管理专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移植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感染及脓毒症休克专委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兼秘书长

四川省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分会常务委员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重症脑血管病专委会常委

国家卫健委神经系统疾病国家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重症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四川肿瘤重症专委会副主委

四川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委

四川省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

国家卫计委应急救援专家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四川省卫计委医疗事故鉴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