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文章详情

招生简章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ECMO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班招生通知(医疗)

2024年06月06日 来源齐鲁重症 阅读:265次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是心肺重症病人抢救的关键技术,是急危重症综合救治的重要平台。ECMO作为危重患者救治的最后一道防线,在SARS、新冠肺炎、H1N1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得到了飞速发展,ECMO临床需求日益旺盛。

 

ECMO技术操作复杂,风险大,运行期间需团队细致管理。为培训该技术的临床人员,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卫健委相继发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第1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763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鲁卫医字[2019]23号)、《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卫函[2020]504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急危重症医学方向)建设单位,国家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且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22个。2021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被山东省卫健委遴选为ECMO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始招收ECMO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学员。

 

医院自2011年开始ECMO应用于临床并成立省内最早的ECMO专业团队。2017年省内率先开展ECMO相关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工作。目前团队累计开展ECMO 500余例,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急慢性呼吸/循环衰竭、介入手术支持、心肺大手术支持、心肺复苏等,在VV-ECMO、VA-ECMO、VAV-ECMO及ECPR中均积累了丰富的救治及培训经验。ECMO团队陆空转运救治于一体,其中地面转运急重症患者上万公里,成功实施全省第一例VA-ECMO,全省第一例院内心搏骤停和第一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ECPR成功抢救,并创造诸多生命奇迹,比如全国最大BMI VV-ECMO成功病例等。

 

 

一、培训对象

 

执业范围为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内科、外科、麻醉科、儿科等与开展ECMO技术相适应的临床医疗专业,重症医学、急救医学优先,团队报名优先;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相关专业从事临床工作5年以上,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基础;身心健康,积极向上,遵纪守则。

 

二、培训要求

 

培训时间3个月或以上,按照要求参加理论学习、技能培训、临床实践、病例讨论等相关学习活动,参与不少于5例ECMO临床应用全程管理,考核合格后方颁发培训证书。

 

三、报名方式

 

登录齐鲁医院官方网站-医疗管理-常用下载-2024年进修申请表及进修医师管理,按照相关要求报名,名额有限,择优录取,鼓励团队报名、长程进修。

 

进修专业填写“ECMO(ICU)”或“ECMO(EICU)”,2024年进修申请表及进修医师管理-常用下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qiluhospital.com)。

 

四、下载网址

 

扫描二维码进入医院官网

 

五、培训费用

 

免收培训费。

 

六、联系方式

 

护理部:0531-82169031

重症医学科:韩 辉 18560081016

急诊医学科:刘海雁 1856008035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由全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王可富教授创立于1991年,是卫生部专项资金资助第一批成立的11所卫生部直属院校附属医院ICU之一,也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的综合ICU,开创了山东省重症医学从无到有的历史。经过二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室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术风格,并突显出技术人才方面的储备优势,在国内重症医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影响力。

 

该科室是全院综合重症救治的核心科室,服务于全院乃至全省危重病患者的转运救治工作,年收治危重症患者1000余例。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首批重症医学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通过了教育部审批,成为自主设置目录外招收重症医学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二级学科,是山东省第一个重症医学博士点。

 

现拥有医师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1人,高中初级护理人员130余人,是山东省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2年荣获山东省卫生厅及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巾帼文明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