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文章详情

重症人文 | 心脏 “罢工” 3次,ECMO “重启” 生命

1703年05月03日 来源郑大二附院重症医学科 阅读:245次

在生命的边缘,奇迹往往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降临。

 

7月3日上午,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走出一名帅气小伙,他神采奕奕,谈笑风生,跟所有能看到的人员热情的打着招呼,“ICU患者居然能自己走出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不明所以的家属们议论着,对!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小周

 

 

6月25日凌晨

 

郑州街头的喧嚣已经慢慢散去,万家灯火已熄灭大半,“哥,我感觉快不行了,你快来!”几句话说完,豆大的汗珠已从额头滑落下来,剧烈的疼痛和绝望笼罩着小周。5分钟过后,小周已经躺到了驶向医院的120救护车上,此时此刻小周还清醒着

 

气管插管,除颤仪,呼吸机等抢救物品已准备在急诊室门口,“患者室颤,快抢救!”果不其然,患者心脏第一次扛不住了,5分钟紧张的抢救,小周心跳恢复但已陷入昏迷中。“快启动ECMO,晚了就来不及了”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ECMO团队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组织中坚力量前往。“你们到哪里了?患者第二次室颤,我们正在积极抢救。”原来第一次抢救成功后30分钟,小周心脏再次扛不住了,经过2分钟抢救,小周心跳再次恢复过来,我院ECMO团队也随之到达。“启动ECMO治疗方案!”在刘小军主任的指挥下,大家各司其职开始忙碌。“患者第三次室颤,怎么办?”“ECPR紧急上机。”

 

 

铺巾,消毒,预充,置管,开始心肺支持,当看到小周心律随着ECMO支持逐渐变的稳定,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后整理完器械将患者转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ECMO治疗中心,ECMO救治并非一帆风顺。

 

在治疗过程中,小周的病情多次出现反复,每一次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弦。作为主管医生的刘晓静医师从来没有放弃,而是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一次次将小周从死神手中夺回,她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着小周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ECMO机器的稳定运行。

 

经过数日的艰苦奋战,小周的病情终于出现了转机,他的心脏功能逐渐恢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小周于6月27日停止了ECMO的支持,并转入了重症康复示范病室进行康复训练,经过6天规范化的康复训练,最终于7月3日步行出ICU,当他踏出ICU大门、拥抱家人的那一刻,所有的痛苦与艰难都化为了泪水与欢笑。

 

 

在生命的边缘

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

不放弃努力

奇迹就有可能发生